非凡社群营销服务平台专注于社群管理,社群裂变,多群同步直播,企业微信SCRM系统。欢迎合作咨询;客服微信11112751

什么是社群?

很多人会想到社群的简单定义:社群是一群人的连接与聚合。

按照这个理解,那是不是所有的微信群 QQ 群都可以称为社群了呢?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社群≠微信群或者 QQ 群或者知识星球等。

社群的本质,是为了共同目标(同好)聚集在一起,并可以持续产生价值的群体。每一个社群,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聚在一起,并且可以持续获得相关的收益和价值,并吸引更多有相同目标的人加入。

比如统一全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里面汇聚了与自己有各种亲属关系的家人,看上去也是一个规模很庞大的社群组织了。

但是这种算社群吗?

毫无疑问,这种肯定是不算的,因为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没有持续产生价值。

从用户加群动机来区分的话,社群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比如,学习打卡群、资料共享群、技能学习群、人脉链接群等等。

而从建群者的角度来说,社群可大致分为 2 类:销售型社群和非销售型社群

销售型社群,顾名思义建立和维护社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达成某种销售转化行为;比如你建了一个宝妈社群,大家每天在群内分享讨论带娃的经验,并推广销售一些优质的宝宝用品。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销售型社群;反之,则称之为非销售型社群。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也主要是有转化目标的销售型社群,这也是大部分所建立的社群类型。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事,社群是有生命周期的,是会有一个新鲜期存在的,新鲜期过后,用户会不可避免的被其他的内容、活动、产品等吸引。

虽然很像渣男行径,但这确实就是现实。而我们作为运营社群的人,是尽可能延长这一段时间,并取得价值变现。变现的方向可能是课程收入、内容产出、活动产出等等。

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总结下社群运营自杀行为清单:

用户画像不明:在用户入群之前,没有提前了解用户画像,随便拉群,造成用户属性不统一,聊不到一块。

服务内容欠缺:用户进群后,没有明确群定位以及群服务,不知用户需求(需求是周期较长且高频的),用户来了之后没有指引动作,服务出现断档。

缺乏价值深挖:没有深挖用户价值,主要由第 1 点造成,无法促进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形成新内容生产。

单向灌输信息:对社群的内容运营没有感知,觉得干货就往群里丢,只是单向传递信息,无信息流动。

价值观无传递:对社群的价值观缺乏塑造,对广告推广行为管理松懈。

活跃界定不明:不知道什么是有效活跃,对活跃的缺乏明确定义。

而通常会有这些自杀行为的,通常都是对社群运营的工作有了一个错误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三类人。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社群运营不是在做客服,也不是在做销售!

以客服为例,客服的基础工作,包括处理用户的问题、客诉等等问题,都属于被动地在接受用户需求,目的就是保证客户的满意度,每一个事件也都是以处理完毕为终结,以用户满意度为衡量指标。

但运营完全不是,解决用户的需求,只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基础的工作,运营的本质是驱动和引导用户,以此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必须是一个主动 push 用户的行为。

社群的商业模式其实是已经区别于传统商业的“杀猪模式”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用户中过的套已经太多了,已经不再那么容易上当,等待着被人宰杀了。这年头还在幻想着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做社群割韭菜,已经可以说是白日做梦了,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转化率低的感人。

那现在做社群的是哪种模式呢?我们上一篇文章有提到过,是“养鱼模式”,正如小红书、得到、樊登读书会等等,本质其实还是在收割用户价值,但的确是把“杀猪模式”相对的从哲学时间的维度拉长了,那这个周期是如何被拉长的呢?

答案就是做内容沉淀,在“养鱼模式”下,就像是养鱼一样在运营,挖个池塘,引入活水,放点鱼苗,投喂鱼饵,然后再慢慢抓鱼吃。

而养鱼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什么?

优质的内容,就是最好的鱼食。有优质的内容,就可以给用户一个最好的不离开/活跃的理由。通过不断策划、打磨优质内容,不断给社群成员产生价值,保持对社群成员的吸引力。

连像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都早就开始布局内容这一块了,除了有开放直播之外,还有芭芭农场、淘宝人生、消消乐游戏等等,为的就是通过这些内容延长用户在 APP 停留的时间。

在投喂内容这一块,我们需要注意三个点:内容的推送时间、垂直度以及内容的生产

首先,我们在进行内容推送的时候,需要遵守固定的时间,方便用户形成对社群的记忆,比如说我们会固定的在十一点放出一张思维导图,或者是在三点的时间发起话题讨论,这样的话用户就能够准确地知道,他应该在什么时候打开社群,去参与群的活动,而不是需要我们一遍遍的艾特来进行强提醒,这样是很招人烦的。

第二,垂直度,则是直接和我们社群的定位相关。这就好比说如果我们的社群的定位是人脉链接的,但是社群内围绕娱乐八卦的话题讨论的热火朝天,活跃度是有了,但是这样的活跃度是有意义的吗,能为社群带来转化带来增长创造价值吗?很明显,并不能。

针对社群,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有效活跃,并不是指每天社群内都聊的热火朝天。从运营目的出发,你的目的是变现,那么有效活跃是指用户产生了试听课程行为,或者围绕课程展开话题讨论,这才是有效运营。

在初步建群以及社群的日常运营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完善用户画像,然后根据用户画像画出用户成长路径,找到每个阶段重点关注的话题,按照用户构成来决定话题内容的占比,比如初级运营、中级运营、高级运营的人员构成分别为 30%、50%、20%,那么我们在做社群的内容运营时,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去分配。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非凡微信机器人给非凡微信机器人打赏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2
  • 5
  • 10
  • 20
  • 50
2
支付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2021-04-29

2021-04-30

×
非凡社群营销服务平台专注于社群管理,社群裂变,多群同步直播,企业微信SCRM系统。欢迎合作咨询;客服微信111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