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运营的小伙伴聊天,聊到了他们最近做的一次老带新裂变活动,这个小伙伴反馈说这次裂变效果不好。
为什么裂变效果不好,我和她一起探讨了原因,发现原来所谓裂变玩法模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裂变的方法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理解了裂变的方法论,则怎样的裂变玩法模板都可以玩的转。
▍案例复盘。
企业背景:这位运营小伙伴所在公司是做在线教育的。
裂变思路:将已经报名某课程的老用户做启动流量,通过这些用户对课程进行分享,从而老带新,使得更多新用户购买课程。
执行过程:。
目前只有某一个课程开放了老带新活动,这个活动叫做邀请有奖,老用户在小程序购买了这个课程,则关联的微信服务号会收到参加邀请有奖活动的,消息模板,消息模板上可以进入活动详情页。
在活动详情页,提供了个人海报生成功能,报名课程的老用户可以一键生成海报,这里有一个点蛮值得借鉴,这次活动为用户想的很多,连用户发朋友圈的的文案都帮用户想好了,可以一键复制。
老用户通过海报拉新用户,新用户可以以 9 块钱购买 69 元的课程,即送了新用户 60 元的红包,而老用户进行了一个阶梯式奖励,邀请 3 人可以获得 A 礼物,但是不可以叠加,如果你不兑换 A 礼物,则再邀请 2 个人,5 人可以获得 B 礼物,依然不可以叠加,拉新到 10 人可以获得 C 礼物,但是有个要求,要在活动时间范围内完成才有效。
▍问题分析。
活动结果:出于隐私考虑,我们不提供活动具体数据,但是活动有一个转化漏斗是这样的:。
启动流量转化:服务号所有老用户到为活动课程付费的转化。
海报生成转化:为活动课程付费到生成海报的转化。
老带新转化:生成海报数量到扫海报二维码新用户的转化。
新用户付费转化:扫海报二维码新用户到 9 元购买课程的转化。
问题梳理:实际数据来看,上面 4 个转化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对上述 4 个转化进行一些深入分析,看看导致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品牌。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这是对品牌作用最准确的描述,那么,品牌是如何成为稳定流量池的。
答案有很多,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定位,符号,场景。
对于运营人来说,符号和场景更加适合营销人,而运营人可以尝试的是——定位。
不过,在谈定位之前,需要知道一个词——战略,对于品牌来说就是品牌战略,这是一个企业高层需要确定,对运营人有何意义。
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好定位。
在现今时代,有效的品牌战略,其实有三个,而流量池思维里,对于定位,也有三种犀利有效的方法,恰好的是,它们可以一一对应上。
1.逆向品牌战略:对立性定位。
所谓逆向品牌战略,本质是减少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用一个流行的词就是“做减法”,比如:谷歌的极简搜索页面,在其他搜索引擎不断增加各种服务的时候,它反其道而行之,以光秃秃的页面扭转竞争格局。
而在这个战略指导下的定位方式,是对立性定位,也就是找到与对手有显著差异的地方,简单来说,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在文案上,可以用“更,比,没有,增加,不是······而是······”等字词,用来体现对比优势,有一点要记住:一定用一句话或几个字说清楚定位,简单,好懂。
案例: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百度更懂中文,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中间商赚差价。
2.敌意品牌战略:USP 定位。
敌意品牌战略,本质是不以传统方式营销,甚至是与用户对着干的反营销,其中的一种是强调产品的功能特点和特殊功效,而这在定位上,叫做 USP 定位,即物理型定位。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 2¥
- 5¥
- 10¥
- 20¥
- 50¥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机器人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