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场高质量的在线群分享。
▌1,提前准备。
干货分享模式要邀约分享者,并请分享者就话题准备素材(特别是对于没有经验的分享者,检查他分享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特别要强调分享者应该分享对大家有启发的内容,而不是借着分享只想做自己的广告。
话题分享模式要准备话题,并就话题是否会引发大家讨论进行小范围评估,也可以大家提交不同的话题,由主持人选择。
▌2,反复通知。
在群内多发布几次消息,提醒群员按时参加,否则很多人会因为工作选择了屏蔽消息,错过活动通知,如果是话题交流,也得提前发布几遍话题,让大家有足够时间思考,qq 群支持群主发消息,是非常便利的工具。
▌3,强调规则。
每次在群分享前都会有新朋友入群,他们往往不清楚分享规则,在不合时机插话,影响嘉宾分享,所以每次分享开场前都需要提示规则,如果是 qq 群,可以在分享规则临时禁言,避免规则提示被很快刷掉。
▌4,提前暖场。
在正式分享前,应该提前打开群禁言,或者主动在微信群说一些轻松话题,引导大家上线,引入交流氛围,一般一个群上线的人越多,消息滚动越快,会吸引更多人顺便看看。
▌5,介绍嘉宾。
如果说干货分享模式,在分享者出场前需要有一个主持人引导一下,介绍一下他的专长或者资历,让大家进入正式倾听状态。
▌6,诱导互动。
不管说哪种分享模式,都有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分享或者话题主持人要提前设置互动诱导点,而且要适当留点耐心等别人敲字,很多人是手机在线,打字不会太快,如果缺乏互动,就要提前安排好“托儿”,带动进入气氛。
排除运营方法不当不谈,出现这类问题或许是因为你的产品或是目标用户的属性根本不适合做社群,那么社群友好类产品和社群友好类用户到底什么样呢,判断标准这就告诉你。
1.产品属性。
这个标准常用于营销类社群,此类社群主要是以卖货为主,所以自然要从商品本身出发,判断商品本身到底是否适合在社群内进行销售。
通常适合做社群的产品一般具有消耗性和不持久性,用户购买产品后有一定的使用周期,在消耗完后,用户会有复购的需求,举个例子,卖生活用品和卖钻戒的社群哪个会存在的长久,自然是生活用品以其高消耗速度制胜,用户对它的需求自然也是源源不断,但是一个人一辈子又会买几个钻戒呢,所以相比较而言,卖钻戒的社群,交易成交率低,时间跨度大,运营成本高,维系费力,所以适合做社群的还是生活用品,只需要卖货,低成本运营,运营难度也相对较低。
2.用户属性。
并不是产品适合建群就一定建得好社群,若是产品已成定局,还得从用户入手,毕竟产品和用户相互结合,相互牵制,二者永远不分家。
所以,当产品固定之后,要首先判断你的用户是否是一群依靠群体而生的人,母婴类产品销售群,由于新手妈妈的社交匮乏和手足无措,她们一定会需要一个强大的社群做支持,所以母婴类产品,由于其用户的属性,适合建立社群,如果是书籍销售类社群,但是面对的用户是一群高知识阶层的人,文人相轻的特点会让社群无法保持平衡,这样的情况则不适合建立社群,所以说产品和用户是社群是否适合建立的双重决定因素,要小心衡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 2¥
- 5¥
- 10¥
- 20¥
- 50¥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机器人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